尊敬的客户:
“始于重诺,成于善思”,这是财通证券资管权益投研团队一直秉承的投资之道,从未改变。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财之道系列,始终遵循敬畏市场、阅读市场、把握市场的投资理念,及自上而下的趋势投资、选股策略。如今,“财之道”系列首款产品“财之道-策略赢”成立即将满1周年,截至11月13日,产品净值1.8166元,期间增长81.66%,跑赢基准沪深300指数35%。
作为投资主办,我首先代表团队,感谢投资者在过去的一年里与我们相伴。我们与客户之间,从最开始的陌生和疑惑,到现在的相识相知,时间虽短,过程不易。尤其是2015年从疯牛到疯熊、板块切换如此迅速的A股市场里,我们因投资而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更是弥足珍贵、倍感珍惜。
一、投资的心路历程
我们想先与各位投资者回顾下财之道-策略赢产品在运作一年中,市场的大致情况和我们产品的净值表现。
(图表来源:wind)
2014年年中,因判断市场重大机会来临,财通证券资管开始酝酿发行新的权益产品,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投资者路演交流,财之道系列应势而生,其首款产品策略赢于11月18日成立。
应该说我们团队对于市场转好的判断得到了应验。2014年11月22日,在时隔2年半之后,央行重启了新一轮的降息周期。这一次降息直接开启了蓝筹指数行情,结束了08年以来漫长的7年熊市,券商股在2014年底的大爆发一举将上证脱离了“2”时代的痛苦记忆,令人惊愕的是,同期创业板综指却经历了2013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9.8%)。
我们猜中了这开始,却没预料到这过程。财之道1号遭遇如此极端的分化行情,净值一度回撤到0.91,与众多习惯了在之前2年中形成的成长股依赖症患者一样,我们也倍感煎熬。净值的“逆市”下跌,也让投资者对我们这个新组建的团队产生担忧,但幸运的是,投资者给予了我们理解和耐心。
行至2015年元旦,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在热议蓝筹股投资价值的时候,被唾弃的成长股从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便走出了史上最强悍的主升浪。创业板指数从1580起步,到6月初最高涨至4450,不足半年涨幅180%,而在这一过程中,整个1季度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平平,去年的极端分化行情从相反方向演绎到极致。我们较准确地把握了这一波的市场机会,财之道1号的净值从0.91元上升至最高的2.24元,涨幅达146%。
股市疯狂,泡沫显而易见。但泡沫只有在破灭之后才知道是泡沫。正当股民们沉浸在全民炒股、人人股神的欢声笑语中时,市场却在起变化。5月中旬开始,货币政策边际不再宽松,证监会严查配资、清理杠杆,这导致6月中旬开始,三大指数同时暴跌,千股跌停的惨烈局面时时上演,身在其中,几无出逃机会。经历过惨烈的下跌,6月底迎来了双降,没想到却是涨停开盘,跌停收盘,之后继续暴跌。在上证指数从5100点下跌到3500点、创业板指数从4000点跌到2400点的这一波,虽然我们一直在减仓,但仍然受到一定的冲击,财之道1号的净值从2.24元下跌到1.62元。
终于盼来证金救市后,千股跌停瞬间演变成千股涨停,创业板综指7月8号开始,12个交易日,创业板综指报复性反弹30%,从2600点反弹到3300点。没想到8月中旬,央行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导致人民币汇率大跌,这引发国内外资金对于中国、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集体性担忧,同样的1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4000点跌到2850点,创业板综指从3030点跌到2020点,跌幅约33%。这一次,财之道1号做好了回撤保护,净值基本稳定,8月底净值维持在1.7元。
9月底开始,在结束了清理场外配资之后,市场开始预期十三五规划等改革内容,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让市场看到经济企稳迹象,创业板和主板开始反弹。我们保持产品在中等仓位运行,在防止出现净值滑坡的前提下,以跟住指数为目标,使净值维持在1.8元左右。
回顾这刚刚过去的一年,各种喜剧和悲剧轮番甚至同时上演,风格切换说来就来,极其任性,激情飞扬又血泪模糊,几十家上市公司因为违规被立案调查,多家机构和大户被处以巨额罚款,救市后个别券商高管被带走,私募大佬被控制调查,在满屏跳动的红与绿数字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未完待续的故事。在A股这样的市场,保持敬畏之心,该是何等重要。
二、务实的投资之道
在尽力做好产品业绩的同时,我们加紧内部建设和投资风格与理念的确立,经过一年多的整合,权益投资团队的整体框架基本确定。从宏观策略、行业研究到个股挖掘、风险控制,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是我们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的基础,也是回馈客户的最重要因素,使得我们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机会和控制回撤,以稳定持续的业绩,打造财通资管权益团队的品牌。
在投资方向上,我们依然坚定认为转型和改革是中国未来的必由之路,风险在于不改革,机会则存在于改革。因此我们重点放在了成长股的研究上。从人口结构的变化去发掘新的消费趋势的产生,并分析由此带动的供给端的变化。中国在工业制造升级、国防军工建设、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文化娱乐精神消费变迁、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巨大的空间。在“软”的方面,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巨大人口和制度红利释放的前提。因此,新趋势、新模式、新产品,成为我们研究和投资的最重要方向,这既必要,也很有趣。
通常说来,只要有耐心,这个市场从来都不缺赚钱的机会,但是赚什么钱、怎么赚钱和赚多少钱,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这牵涉到预期收益与风险偏好,牵涉到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我们常说能力边界的问题,我们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然,我们也从去年12月投资成长股惨淡的经历中,摸索出一套兼顾灵活和平衡的投资策略,耐心地倾听市场的声音,力求净值平稳增长。
三、未来的积极思考
长期来看,A股继续上涨的基础没有改变。中国自2010年来,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从制造业的规模来看,2015年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将超过美国和日本之和。如此巨大的工业力量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来展示,同时,它也是中国从工业化国家转型到创新型和服务型经济的必备基础。在我们看来股市的发展,既是必须,亦是必然。
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是继续扩大直接融资的前提,这有助于化解间接融资体系里35年来积累的风险,所以我们看到IPO的重启和再融资的加速,这本身反应了市场恢复到正常状态和股市对于经济的使命的继续履行。国企改革需要广泛的民间资本的参与,这在实现形式和资金缺口的层面,极大的依赖资本市场,中国石化加油站业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这种改革创新的鲜活典型。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需要集合社会资本,只有二级市场的估值溢价才能不断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一级市场投资的信心。此外,全社会庞大而泛滥的流动性需要一个出口来解决资产配置的需要。
从宏观上看,我们判断实体经济的增速在今年的3季度大致见底,积极加码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将经济带入L型恢复区间,企业盈利在4季度和明年1季度有望环比向好。人民币汇率在中期有望稳定,月底IMF将审议将人民币纳入SDR,目前的情形来看大概率是通过,这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使用频率,也在客观上会帮助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所以从宏观上看,总体比较平稳。从投资的角度,当前一个最大的变数是风险偏好,所以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比如周末在巴黎发生的暴恐袭击一类的灾难事件,也许会使投资者情绪短期波动,但未尝不是中长期系统性上涨的二次建仓机会。
此外从研究的角度,IPO重启、注册制推进等等,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部分。大量新增股票,也提供了更多值得研究的标的,当股票供给变得充裕时,真正研究的价值将开始凸显。而部分股票估值偏高的问题,将有赖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改善。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未来的行情有波动、会分化,但系统性风险降低,在海量信息和市场博弈的A股机构中,天平会倾向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从整个财通资管而言,除了日益完善的股票团队外,我们有在固定收益、结构融资、量化投资和资本市场等业务板块互为支持,共同发展,平台整体性优势应凸显。这让我们对于市场机会有更全方位的把握,帮助我们为投资者发掘更多机会,更好地进行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
尾声: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有力的声音,少的是思考,更少的是执行。我有幸加入财通资管这个心态平和、务实进取的团队,我们以为客户提供丰富而业绩稳健产品为目标,低调从容,砥砺前行。再次感谢投资者的信任,去年此时的选择若令您满意,我们期待您再一次的选择,并有信心再次赢得您的掌声!
财之道系列产品投资经理:肖令君